“羽丰”培训开启高原选矿新历程
4月14日9:00,选矿一厂会议室内座无虚席,第七期“羽丰”培训讲座正如期进行。伴随着培训老师的精彩讲述,洁白的墙面定时闪现出选矿设备构造、生产流程、控制参数图表,以及选矿场景的画面。严肃活泼的课堂上,在爆出热烈掌声和员工们会意的笑声同时,不断向外传送选矿一厂培训创新的名片。
“羽丰”原为“翼羽丰满”之意,按选矿一厂副厂长解钊的解释为:“雏鹰奋飞会有期,直待翼羽丰满时。”
“羽丰”培训是一套系列完整的计划,内容涵盖机电、选矿、精细化管理、降本增效、安全及员工素质培养等方面;培训课程设置是循序渐进的,由易而难呈阶梯式上升的。教学安排为12期教程,预计完成所有培训内容需要3个月时间。
为了应对经济发展新常态,早在今年年初,勇于拼搏的华泰龙人确定了“推进战略转型,着力做实做优,再创甲玛新辉煌”的战略目标,全体干部员工一改传统惯性思维,立足新常态,奋发新作为,力求把创新作为解决企业发展瓶颈的金钥匙。
蓝图指明了方向。选矿一厂闻声而动,立即组织召开班组长以上会议。会上,大家立足岗位找不足、站在部门谈改进,积极为如何搞好选矿生产建言献策。厂领导经过分析归纳得出:员工们的操作技能是制约生产指标升高的短板,必须加以培训提高。
选矿一厂员工多为黄金系统内兄弟单位援建而来,由于原单位的选矿设备、工艺条件、工艺流程、操作规范及矿性不尽相同,致使许多员工来到高原后,对高原选矿操作还得从头学起。
“员工们的操作技能,可以通过培训学习来提高。”参会的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李跃林积极倡议,“我可以利用休息时间来当员工的教员。”
为此,选矿一厂成立了由厂长闫成贵、选矿首席工程师裴得金为正、副组长,各板块负责人为成员的培训小组,并着手启动“羽丰”培训计划。截至4月中旬,已累计开办培训学习7期,接受培训生产一线员工达300余人次。
“我们刚进厂,带班人员只是告诉我们如何操作,我们只能照猫画虎,机械地照搬。遇到紧急情况,也不敢放手操作,只怕出现意外”。“通过培训后,我们不仅会操作,而且知道了设备构造及选矿原理,现场出现紧急情况,我独自一人就能处理了,不用再找带班人员”。刚参加完第七期培训的球磨工王建东、扎西等青年员工在相互交流学习心得。
“我们领导的是一支多省份、多民族的优秀团队,为了在短期内使之形成生产力,一厂班子付出了多于常人的努力。”闫成贵感慨地介绍:“我们的首席选矿工程师 主动放弃晚间休息时间伏案编写教程;为了方便三班倒员工能得到充分休息,所有教员们深入嘎则新区,在送知识上门的同时,主动联系多名选矿专家到公司为一线工人授课,真是劳苦功高啊。”
选矿一厂副厂长包海洋期告诉我们:“通过羽丰培训计划的实施,使员工在日常操作中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增长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最主要的是通过培养,提高了大家解决问题的能力。一一批培训人员回到岗位上,还可以带出更多的能熟练操作的员工,从而推动公司优化五率、精细化管理向前迈进的步伐。”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选矿一厂继2014年提前一个月胜利完成全年生产任务指标后,又高歌猛进,再传捷报,仅三月份一个月处理矿量22.06万吨,产铜1858吨、银3418 千克、金72 千克,创下单月生产最高记录;1—3月累计处理矿石量53万吨,产铜3872吨、银7722千克、金145千克,各项生产指标均创建厂新高,实现了2015年首季“开门红”。
“采得百花酿成蜜,为谁辛苦为谁甜”。随着选矿一厂培训计划的逐渐深入,将会有一大批员工迅速成为生产骨干,他们将以炽热的激情和四射的活力投入到公司的创新征程中,公司的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将会落地生根,次第开花,异彩纷呈。
2015年对华泰龙公司来说,“创新”无疑是主题词之一 。
(李文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