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光临西藏华泰龙矿业开发有限公司网站!
  • 今天是:

一幅缓缓舒展的高原画卷

时间:2012-04-06 来源:未知《中国黄金报》第4版 点击:696

西藏华泰龙公司建设绿色矿山纪实

 纪建国  张宝党

      走近海拔4000多米的西藏华泰龙矿业开发有限公司甲玛矿区,映入眼帘的风景如同一幅缓缓舒展的高原画卷:山水含情相生相伴,花园矿区盎然,人与自然和谐脉动……

      自甲玛项目建设以来西藏华泰龙公司始终坚持“建一座矿山,绿一片环境”的建设宗旨,认真履行央企社会责任,努力打造绿色、环保、科技的大型现代化矿山,得到了自治区各级政府和当地群众的广泛认可和称赞。2011年10月华泰龙公司成功申报国家第二批绿色矿山试点单位,并于不久前通过国土资源部专家组的考评验收,由于在绿色矿山建设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甲玛矿区被誉为高原矿业打造绿色环保矿区、推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标兵和典范。

      综合利用,走绿色经济之路

      甲玛矿区高寒缺氧、生态环境脆弱,矿床成因复杂、有价伴生元素多,甲玛项目开发建设之前勘探程度较低、探明储量少。 

      为增加矿区储量,华泰龙公司在整合原有9项探采矿权的基础上,把补充勘探及外围勘探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委托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成都理工大学对甲玛矿区进行全面的地质勘探与研究,并邀请国内多位著名专家担任顾问,坚持以“斑岩—矽卡岩成矿理论”指导找矿实践,将勘查对象由以前的勘查矽卡岩型铅锌矿体,转变为以矽卡岩型铜钼矿体与深部隐伏斑岩铜钼矿体作为主攻对象,取得了丰硕的探矿成果。

      截至2011年底,华泰龙公司累计投入探矿资金2.52亿元,钻探进尺达15.2万米,铜资源量从收购之初的93万吨,增长到目前的折合约1500万吨。在不远的将来,矿区折合铜资源量有望突破2000万吨,成为世界级大矿。

      甲码矿的开发建设,涉及高海拔大规模高效安全采矿,铜、铅、锌、金、银、钼等六种金属的选矿分离、高原环保与生态修复等众多世界性技术难题。开发建设如此难度的特大型有色多金属矿山,在国内外均没有成功的先例可供借鉴。

      为此,华泰龙公司通过实行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工作模式,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方针,成立专项课题攻关小组,与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长春黄金设计院、长春黄金研究院等多家科研院所和高校合作,分别在地质、采矿、选矿、节能、环保等专业进行技术攻关。

      截至目前,华泰龙公司各项科技攻关项目都已取得了重大突破。多金属选矿分离工艺的工业实验取得重大突破,获得了铜精矿品位大于20%,回收率为82%,其中铅+锌含量为12.5%;铅精矿品位达到65%,回收率为70%;金回收率34.7%,银回收率68.7%的较好指标,标志着甲玛铜多金属矿的有效分离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由该公司牵头,经西藏自治区科技厅申报的《西藏特大型多金属矿高效开发利用关键技术研究》项目,于2011年11月从全国申报的2000余个项目中脱颖而出,被科技部列为18个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之一,作为第一批出库项目正在实施。

      在技术和工艺方面,甲玛项目创造了国内同行业多个第一:国内独立有色金属矿山综合回收元素最多,技术难度最大;国内首次应用最高扬程隔膜泵,清水扬程高达1100米;有色多金属矿山选矿厂循环利用回水率最高,达94.4%;有色金属矿山大断面主运平窿最长,近5500米,采厂出矿与选厂受矿高差最大,达397米;高原有色金属矿山自动化水平一次性装备最高。

      通过大量科技成果的运用,甲玛铜多金属矿采选6000吨/日工程已顺利实现达产达标和稳产,现场选矿废水实现了全部回收利用,重金属污水得到回收和治理,建成了西藏地区的科技示范基地。

      公司科学优化采矿设计方案,遵循“贫富兼采”的原则严格现场管理,通过采取分采分爆、夹石剔除等手段,严控采场损失贫化率,使露天采矿损失率保持在2.5%、贫化率3%左右,均低于5%的设计指标。

      节能减排,走绿色低碳之路 

      西藏地区生态脆弱,开发资源的同时保护好高原生态尤其重要。华泰龙公司按照中国黄金集团公司孙兆学总经理提出的“和谐扎根基,绿化提神气,包容促发展,科技摧新机”的开发建设理念,不断加大对甲玛项目的环保投入,努力建设了花园式绿色矿山:

      一是引入清华大学研究团队开展土地复垦和植被绿化,目前在安全环保、绿化美化、复垦、植树种花种草等方面已投入资金1.8亿元,环保比重达到了11.7%,远超3%的国家标准,其中3300万元用于整个矿区水土保持和植树复草绿化工程,并将膜下滴灌技术运用到绿化节水工程中,大大减少了因传统喷灌造成的水土流失

      二是为不破坏高原植被,减少群众放牧损失,原矿局部运输方案由地表窄轨运输改为地下平硐运输。

      三是选矿厂尾矿采取压滤干堆式排放、废水循环利用等国际上领先的选矿工艺,真正实现了零排放。

      四是引进新疆建设兵团的节水滴灌技术,同时实施了10000多平米的太阳能工程,用于办公、住宿的取暖和洗浴等,每年可大幅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

      由于修建勘探公路、尾矿库和露天采矿场场地的需要,华泰龙公司对涉及到需要移动草皮的场所,总是先将该区域的草皮移植到不再使用的勘探公路、矿山公路、尾矿联络路的边部或边坡位置,并进行洒水养护,最大限度地减少项目建设对地表植被的破坏,确保矿山建设前后植被的总体履盖率基本不变。

      华泰龙公司采用尾矿压滤干堆技术,经浓缩后的浮选尾矿浆,加压输送至压滤车间,形成含水量约15%的尾矿干饼,再经皮带输送至尾矿干堆场堆存,并利用尾矿进行井下充填施工或加工成为建筑材料外销。为了保证车间粉尘浓度远低于国家相关标准,对选矿厂产生粉尘的地点全部实施了封闭和高效回收,有效保护了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同时还配备多辆洒水车每天不间断地对矿区道路进行洒水降尘,有效避免了车辆行驶时道路扬尘。

      为了处理好矿区每天产出的约2.4万吨废水,公司采用广东工业大学混凝沉淀及活性炭吸附方法进行选矿废水处理回用,并安装9台大型浓密机,对浮选尾矿及精矿进行浓缩,再将浓缩溢流水全部返回生产流程循环使用,解决了选矿废水积聚影响多金属分离问题。公司处理每吨矿仅需补充新水0.14吨,选矿回水利用率达100%。

      甲玛矿区牛马塘本底水重金属离子浓度高,水体酸度强,重金属污水平均流量20 m3/h,水样化验结果铜离子浓度偏高,部份采样点铜离子浓度甚至超过了2000 mg/L,公司投入2700万元对污水实施治理,使处理后的酸性水达到了国家排放标准,铜置换率提高到96%左右。

      针对西藏地区日照时间长、光照度强、阴雨天少的气候特点,公司创造性地采用了太阳能供暖方案,对矿区内近2万平方米的主要建筑物、宿舍等投资800余万元安装了太阳能采暖系统,有效解决了甲玛矿区冬季取暖问题,并且每年分别减少二氧化碳体排放约2500吨、二氧化硫约23吨,节省供暖费用约750万元。 

      由于华泰龙公司在环保矿山建设方面成绩突出,国土资源部已决定在甲玛矿区建立“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示范基地”、“产学研基地”及“科学研究野外基地”。

      和谐共建,走绿色发展之路

      华泰龙公司遵循“和谐共建,造福地方”的指导思想,积极开展和谐矿区创建工作。

      截至目前,该公司已出资7400万元用于改善当地交通、生活等条件(仅2011年就投入2040万元),其中用于土地和牲畜补偿3820万元;复垦、绿化美化方面2134万元;农业生产(农业水利等)590万元;基础设施方面(修路架桥等)532万元;改善群众生活条件(居民饮用水等)165万元;扶贫捐赠和捐资助学等方面139万元。

      华泰龙公司坚持“用工本地化”,积极解决周边农牧民的家庭就业问题。该公司研究制定了有针对性的就业安置方案,并与公司所在墨竹工卡县职业技术培训中心合作,分批开展实用技能培训,再录用藏族员工到公司各岗位工作。

      截至目前,华泰龙公司培训、录用的藏族大学生、保安、司机、操作工人达190余人,将墨竹工卡县送出的23名云南大专院校学习归来的青年学子全部安排到公司工作。目前,藏族员工占公司员工总数的38.8%,人均年收入可达4.5万元,成为其家庭中一项重要经济收入。

      在矿山基建期(2008年6月——2009年6月)通过雇用当地藏族民工参与建设、租赁当地汽车、采购本地砂石料等多种方式,累计为农牧民群众创收达3900万元,实施“用工本地化”藏族员工现已累计收入近4000万元。

      甲玛乡群众纷纷表示,华泰龙是一个能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国有大型企业,很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也能够加入华泰龙公司。一系列的富民安置措施,搭建了密切群众和央企关系的桥梁纽带。

      2009年末,华泰龙公司出资1900万元收购甲玛乡村原有松散无序的车队,垫资组织全乡全部655户3850名农牧民,入股成立甲玛工贸有限公司,与华泰龙公司展开工程、运输、绿化、环保、劳务等多领域合作,为群众致富奔小康搭建平台。

      甲玛工贸公司的53名职工全部为藏族群众,人均月收入4000多元。同时工贸公司已三次为甲玛乡群众分红251万元,户均3832元,大幅提高了当地百姓的收入,创建了和谐共建的新模式,实现了“企业得发展、地方经济上台阶、百姓得实惠”的三方共赢。

相关新闻: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