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光临西藏华泰龙矿业开发有限公司网站!
  • 今天是: 2025年5月10日 星期六

扎根雪域铸伟业 开发建设树丰碑

时间:2014-11-07 来源:未知未知 点击:435

《新西藏》 2014增刊  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员会  主办) 自治区党委政研室调研组/    

                            扎根雪域铸伟业  开发建设树丰碑

    ——中国黄金集团华泰龙公司服务西藏发展稳定大局、建设绿色和谐先锋矿山的专题调研

 

    优势矿产业是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确定的西藏六大支柱产业之一。做大做强优势矿产业,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是西藏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2007年,中国黄金集团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支援西藏发展的号召,在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成立了西藏华泰龙矿业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泰龙公司),实施甲玛铜多金属矿的开发建设。6年多来,华泰龙公司紧紧围绕西藏发展稳定大局,秉持“环保扎根基、绿化提神气、和谐促发展、科技催新机”的理念,坚持走可持续发展、融合式发展的新型矿业开发之路,努力把甲玛矿区打造成技术一流的科技矿山、生态优良的绿色矿山、团结共建的和谐矿山、党建引领的先锋矿山,实现了政治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互利共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可喜成绩。2013年,华泰龙公司累计实现产值20.17亿元、上交税费近4亿元,纳税居全区矿山企业第1名、工业企业第8名,成为西藏优势矿产业开发的标杆、进藏央企的一面旗帜。

                             科技强支撑  打造科技矿山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拥有关键核心技术是企业占领市场、赢得未来的前提和基础。面对高海拔大规模高效安全采矿、金属选矿分离、高原环保与生态修复等世界性难题,华泰龙公司与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等多家科研院所和高校合作,分别在地质、采矿、选矿、节能、环保等领域开展科技攻关,加强技术成果转化,取得了丰硕科研成果,为科学开发冈底斯矿带矿产资源创造了有利条件,为甲玛矿区建设提供了强力支撑。

    ——瞄准国际标准。《尾矿膏体蠕动堆存技术在窄沟陡坡降雨集中山谷型尾矿库的研究与应用》、《冈底斯成矿带甲玛铜多金属矿高效地质勘查管理实践》、《甲玛矿区溶蚀裂隙岩层井巷支护技术研究》等科技成果,先后荣获中国黄金协会科学技术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5项、二等奖3项;《西藏特大型多金属矿高效开发利用关键技术研究》项目,被科技部列为国家18个“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之一,目前各项攻关课题推进顺利;按照国际标准,建成一座面积14096平方米国肉一流的岩芯库,编制了国内第一套岩芯管理信息系统,为开发建设甲玛矿区、探索青藏高原地质构造提供了第一手数据。

    ——实施技术攻关。针对项目建设中的重点难点技术问题,华泰龙公司不等不靠、主动作为,勇于探索、精心钻研,在铜钼分离这个技术攻坚难题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实现了工业化生产运营。20138月,甲玛矿铜钼分离技术通过中国黄金协会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特别是在高寒高海拔生态脆弱区的分离技术具有领先水平,为我国有色金属行业作出了引领性贡献。

    ——用好科技成果。几年来,华泰龙公司在整合原有9项探采矿权的基础上,把补充勘探及外围勘探作为工作重心,累计投入探矿资金3.06亿元,共完成地勘钻探20.73万米,探明地质资源储量铜708万吨、钼68万吨、金166吨、银7350吨、铅锌61.2万吨,折合当量铜近2000万吨,比资源整合前增加20倍,获得2009年“全国十大找矿成果奖”;《青藏高原地质理论创新与找矿重大突破》项目荣获2011年“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生态固根基  打造绿色矿山

    西藏是我国和亚洲重要的江河源区,是维系我国和东亚气候稳定的重要屏障,生态地位极其重要。华泰龙公司从入驻甲玛矿区伊始就深刻认识到,西藏生态极其脆弱,必须把保护生态环境放在优先地位。公司始终遵循“建一座矿山、绿一片环境”的经营理念,坚持生产、开发和保护并举,采取“点上开发、面上保护”、“一式两型、齐头并进”的方式,累计投入资金1.8亿元用于安全环保、绿化美化、复垦植树、改善矿区环境等,并成立了“护花队”、“护树队”、“护美队”,环保投入占项目总投资的11.3%,远远高于国内矿山企业5%的平均标准,创造了西藏矿业项目环保投入最高的纪录,改变了传统矿山企业“重效益、多污染”的负面形象,使甲玛矿区由“晴天一身灰、雨天两腿泥”的脏乱矿区变蜕变为“矿在森林下、人在花丛中”的现代化矿山企业。

    ——建设区域花园型矿山。坚持编制专项规划、投入专项资金、组织专门队伍、绿化整个矿区,采取大量种植沙棘、青稞、藏达仁植物、移植草皮等方式,使矿区生活区、生产区绿化率分别达到98%85%以上,真正让矿区绿了起来、亮了起来、美了起来。谋划建设绿色长廊,投入700多万元,对进入矿区长达5.5公里的盘山公路两侧进行绿化,栽植8000余棵金丝柳和各类花草,绿化面积达到14万平米,成为矿区一道靓丽的风景。实施矿区自然草皮移植,对生产中的地表植被进行剥离和移植,确保建设前后植被总体覆盖率基本不变。坚持科技绿化,投入3300万元实施矿区水土保持和植树复草绿化工程,将膜下滴灌技术运用到绿化节水工程中,大大减少了传统喷灌造成的水土流失,有效提高了植被的成活率。开展栽绿植绿试验,引进蒙草、北京杨与本地沙棘、藏达仁及青稞、油菜花等混栽混植,进行不同海拔绿植试验,为高原矿业尾矿复垦利用及高海拔地区绿植的选择养护提供了科学依据。推行平硐运输,为了不破坏高原植被、减少群众放牧损失,将原矿局部运输方案由地表窄轨运输改为地下平硐运输。坚持“零排放”,安装9台大型浓密机,对浮选精矿进行浓缩,溢流水全部返回生产流程,所有尾矿进行干式压滤排放,尾水全部循环使用,真正做到了矿区“没有一个烟囱冒烟、没有一滴废水外流”。

——建设环境友好型矿山。尾矿采取压滤干堆式排放、废水循环利用等国际领先的选矿工艺,对尾矿库库区库底库周均做了防渗处理,真正实现了“零排放”。为保证选厂车间粉尘浓度达标,对产生粉尘的地点全部实施了封闭和高效回收,同时配备多辆洒水车每天不间断地对矿区道路进行洒水降尘,有效保证了矿区空气清新和环境洁净,彻底改变了矿区先前“污水靠蒸发、垃圾靠风刮”的状况。当地老百姓发自内心地说,矿区比自己的家里还干净。建成重金属污水处理站,对牛马塘本底水实施治理,使处理后的酸性水达到了国家排放标准,确保了矿区人畜饮水的安全,成为矿区的一项利民工程。

    ——建设资源节约型矿山。采用“PH调节+混凝沉淀+活性炭吸附进行低度处理工艺”,满足回水处理工艺要求,稳定选矿指标,每天可节约用水3.4万吨。及时调整采矿方法,采用井下斜坡道开拓施工和露天开采相结合的方式,完善露采设计、缩短工期、降低成本、提高供矿能力,采用大型无轨电动设备、减少了废气排放、提高了生产效率。对矿区内近2万平方米的主要建筑物、职工宿舍等安装了太阳能采暖系统,有效解决了甲玛矿区冬季取暖问题,每年减少二氧化碳体排放约2500吨、二氧化硫约23吨。甲玛乡赤康村村民索朗次仁祖祖辈辈种地放牧,对甲玛矿区建设前后的变化感受最深,“以前私人开矿,矿石散落得满地都是。下雨了,石头裹着泥巴随雨水流进了河里,河水浑浊、人畜遭罪,我们守着河水不敢喝,现在这些情况都没有了,我们打心里感到高兴。”华泰龙公司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庄严承诺。

                           利益谋共赢  打造和谐矿山

    华泰龙公司坚持“民生优先、服务第一”的理念,以改善当地民生、服务各族群众为核心,注重和睦相处、和谐共建,正确处理好项目建设与生产发展、社会稳定、民生改善的关系,打破常规、敞开大门让当地百姓参与项目建设,实现资源共有、成果共享、边疆共守。

    ——科学整合矿权。200712月,华泰龙公司正式进入甲玛矿区,历经半年多时间,成功完成了矿区144平方公里范围内的4项采矿权、5项探矿权、8个矿权人、15支包工队伍这一复杂矿权关系的整合,为实现矿产资源高效、安全、环保、规模开发奠定了基础。

    ——热心服务群众。华泰龙公司在矿区建设初期就成立群众工作部,以“脚印留在田野里、身影留在院落里、话语留在心窝里、口碑留在乡村里”为工作要求,深入村组农牧户、了解群众所思所盼、听取意见建议、介绍企业情况,真心实意帮助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在群众和企业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加深了企业与当地群众水乳交融的和谐关系。定期邀请墨竹工卡县、乡人大代表、甲玛乡百姓及小学师生走进矿区感受央企建设理念和企业发展未来,把当地藏族同胞从矿业开发的“旁观者”变为了“参与者”、“建设者”。

    ——积极造福乡村。公司成立以来,先后累计投入资金1.2亿元用于修桥铺路、兴修水利、捐资助学、走访慰问、帮扶解困等,切实解决矿区周边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其中用于土地和牲畜补偿3820万元;捐资修筑乡村道路446万元;实施复垦、绿化美化2134万元;投入农业生产(农业水利等)590万元;基础设施方面(修路架桥等)532万元;改善群众生活条件(居民饮用水等)165万元;修建农田灌溉工程330万元;扶贫捐赠、捐资助学等139万元;支付矿区周边群众为矿山提供各种服务费用达3851万元。

    ——促进本地就业。企业要发展壮大,必须有一支相对稳定的员工队伍。几年来,华泰龙公司一方面从西藏大学、青海大学等多所高校引进应届毕业生近百名,一方面大量招录甲玛乡农牧民子女。目前公司藏族员工数量已达到330余人,约占职工总数的35%,多名优秀职工还被选拔到各级管理岗位上,成为企业的骨干力量。随着用工本地化的推进,甲玛乡的农牧民子女正逐渐从农牧人员向产业工人转变,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公司藏族员工人均年收入近5万元,成为其家庭收入的重要来源。甲玛乡很多家长主动找到公司,要求自己的孩子能够到企业来工作。

    ——搭建致富平台。成立甲玛工贸有限公司,华泰龙公司与甲玛乡6553800余名群众分别占总股份的51%49%,开展矿山运输、绿化环保、劳务等领域合作,创建了高原矿业和谐共建的“5149”民族团结新型管理模式,现已分红5次、共计524万元,户均达8000元。根据县域经济特点和资源优势,投资150万元建立了甲玛乡有机无公害蔬菜示范基地,开辟了藏族群众新的创收渠道。积极扶持当地乡镇企业发展,引进民间建筑公司参与矿山建设。建立临时用工机制,累计使用当地临时工5.2万人次,支付工资434万元,真正实现了“公司企业得发展、地方经济上台阶、当地百姓得实惠”的三方共赢。

    ——注重军企联谊。与墨竹工卡县人武部结成“军企共建联谊单位”,定期不定期邀请县武装部教官对矿区民兵先遣连进行军事训练,增强了维护矿区安全稳定的力量。同时,每逢重要敏感日,矿区民兵积极参与县里维稳工作,与县公安干警一起值班巡逻、共筑安全防线;每逢重大节假日,对县武警官兵、消防干警和驻地人民子弟兵进行实地走访慰问,帮助维修太阳能等设施,加深了军企之间和谐共建的情谊,密切了军民鱼水关系。

                             党建添动力  打造先锋矿山

    甲玛矿区地质勘探和采矿作业主要集中在47005300米的高海拔地区,山高路险、气候恶劣。公司党委以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从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入手,紧密结合高海拔的艰苦环境,提出了让“鲜艳党旗飘起来、党员身份亮起来、党员形象树起来、党员干劲鼓起来”的战斗口号,团结带领广大员工以“缺氧不缺精神、海拔高境界更高”的豪迈气概,创造了高原矿业开发的一个又一个奇迹。

    ——完善组织体系。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把支部建在班组上、生产线上”的要求,公司党委下设1个党总支、按海拔高度设立6个党支部(含1个驻村工作队临时党支部),其中5300党支部——在5300米标高作业地点的中国海拔最高的企业党支部,下设高原雄鹰、安全环保、甲玛工贸等党小组。党组织的健全完善,使党建工作贯穿到企业生产经营、项目建设和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把党组织的独特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的发展优势,有效地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党委成立5年多来,共发展新党员160名,其中藏族党员43名。甲玛工贸有限公司员工、年逾六旬的阿旺大叔看到甲玛项目给自己和乡亲们带来实实在在的实惠,深受触动,主动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201271,他与37名预备党员一起,面对鲜红的党旗进行了庄严宣誓,非常激动地说,“今天是我一生中最光荣的事。央企是党的企业,今后我不但要一直跟着党走、更加努力地工作,还要教育乡亲们转变观念,支持华泰龙公司发展壮大,帮助乡亲们发家致富奔小康。”

    ——发挥先锋作用。矿区基层支部广大党员长期“与日月相伴、与牦牛为伍”,克服高寒缺氧带来的病痛和不适,从不叫一声苦、喊一声累,以实际行动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特别是5300党支部以“挺进生命禁区、挑战生命极限、让鲜艳的党旗在世界屋脊高高飘扬”为争创目标,不分昼夜坚守矿山一线,通过设立先锋模范岗、成立青年突击队等,带领员工超额完成了采矿、探矿、安全环保等各项工作目标,确保勘探和采矿任务的顺利进行,成为矿区一支“忠诚敬业、激情奉献”的品牌队伍。“5300精神”成为激励全体员工奋发向上、争创一流业绩的精神支柱。5300党支部被中宣部确定为全国40家创先争优先进典型之一,荣获中组部“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多家主流媒体先后到矿区进行采访报道,树立了中国黄金固边富民的良好形象。

    ——凝聚创业力量。2012年开始,公司17名高管每人结对一户贫困户,各党支部结对帮扶一户,帮助谋致富的路子、想致富的法子、出致富的点子,并制定每季度至少入户了解实际情况、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一次的制度。据统计,“一对一”结对认亲交友活动开展以来,公司领导班子和各党支部平均入户了解实际情况10次以上,解决实际困难80余件,送上慰问品折合人民币12余万元。5300党支部甲玛工贸党小组针对大部分员工不懂汉语的实际,通过采取结对子、走访慰问、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等方式,用言行感动群众,从思想意识上潜移默化地引导帮助藏族员工成长进步,取得了良好效果。

    6年多来,华泰龙公司经历了起步创业的艰辛,收获了生产建设的喜悦,先后荣获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先进矿山、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活动创建示范企业、全国工人先锋号、青年文明号、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等殊荣,成为助推西藏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华泰龙公司参与西藏地方发展、实现合作共赢的成功实践证明,西藏优势矿产业要谋求大发展、快发展,采用“借船出海”不失为一条可行之路。依托中央企业雄厚的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方面的优势,推动西藏经济发展,有利于转方式、调结构、促进产业升级,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实现全区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同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战略支撑。

相关新闻: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