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黄金报》2015年11月24日 李文江/文
以匠人精神维护设备
——记西藏华泰龙公司选矿一厂厂长闫成贵
“看着自己亲手研制的新设备,就像看着自己的孩子,心里感到特别的自豪!”闫成贵边走边介绍着他的新作——钢球自动添加机。
闫成贵是西藏华泰龙矿业开发有限公司选矿一厂厂长,多年来生产一线管理岗位的摸爬滚打,不仅丰富了他的管理经验,更造就了他对设备的情有独钟。仅2015年,选矿一厂在没有占用公司大修费用的情况下,不等不靠、自力更生,先后完成了球磨机顽石自动返回系统、碎矿复合耐磨材料的应用、球磨机钢加胶衬板等技措技改项目,钢球自动添加机的试制成功,为选矿设备插上翅膀。经过一系列设备性能的改造,近一段时间,日处理量由6800吨提升至7000吨,设备运转率达97%以上。
为将“大干四季度,确保完成全年奋斗目标”精神落到实处,选矿一厂围绕“挖掘设备潜力,提高经济效益”开展工作。作为一个学自动化、机械设备专业的技术人员,又是选厂“当家人”的闫成贵,再次感到肩上责任重大。为此,他也在积极思索着。
10月1日,在碎矿车间进行安全生产检查,闫成贵看到放矿机时,就在那一瞬间触发久已盘踞在心里的潜意识、模糊想法。如果说在此之前,他脑海里只是一种朦胧的设想,但这一次的例行检查,激发了灵感、 明确了思路、清晰了目标。对!就研发制作一台球磨机钢球自动添加机。闫成贵下定决心。主意打定 后,闫成贵凭借自己专业知识和多年与设备打交道的经验,开始着手添加机的图纸设计工作。
高原秋天景色的转换不像内地来得猛烈,在骤不及防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瞬时完成了季节的变换。但高原的昼夜气温、氧气含量的递减比之内地季节的变化有过之而不及。白天闫成贵忙于厂里的生产、管理工作,奔波于各生产车间;夜间因缺氧往往在十二点之前无法入眠。于是,他就索性坐在宿舍电脑前,忙于图纸的设计。
由于过于专注,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也就忘记了寒冷的侵袭。有时忙到深夜,破解了设计上的一道难题,一股成就感油然而生,刚想起身离坐揉揉疲倦的眼睛,舒展舒展筋骨,阵阵饥寒又涌上心头。环顾住室四周皆是一片冰凉,遂走出室外,寒风凛冽,冷月当空…… 这是闫成贵谈起设计时的感受。
10月27日,闫成贵研制的球磨机钢球自动添加机,经带球试验,15吨钢球按设计程序,依次均匀进入球磨机内,未出现一起卡球、阻滞现象,标志着该设备试制成功。10月30日,该设备正式投入到实际生产中,经过24小时的运转,各项运行指标达到预期效果。
“我们选矿一厂员工都知道,闫厂长有两大爱好:一是对设备技术知识的钻研几乎达到痴迷的程度,那是他的至爱;二是对设备性能的优化,力求达到最佳,那是他的追求。”主管设备的副厂长郭伟如是说。
中国企业不缺管理人才、技术人才,缺的是既掌握理论知识又能在具体工作中进行实践的“知行合一”型人才。闫成贵立足岗位,以匠人意识,从日常工作中的细微处去发现、观察、思考、提炼、再加工,不断完善工作细节,优化设备性能,为公司创新工作做出了表率,树立了榜样。
如今,公司上下积极贯彻落实中国黄金集团公司第一季度至第三季度生产工作视频会议精神,确立了“大干四季度,奋战三个月,夺取全年奋斗目标顺利实现”的目标。
与其站在那里喊破嗓子,不如俯下身子干出样子,假若每位员工都能站在公司大局的高度,着力于岗位实际,把自身潜力化为工作的动力,力求 把工作中的点点滴滴做到尽善尽美、精益求精,每个人向前一小步就能推动公司前进一大步。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成为时代的主题词。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同样也是企业的动力之源和活力之本。创新工作永远在路上,创新只有贯穿企业发展的全过程,企业才能勇立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潮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