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光临西藏华泰龙矿业开发有限公司网站!
  • 今天是:

砥砺奋进战高原 团结拼搏续辉煌

时间:2017-09-18 来源:未知未知 点击:606

 砥砺奋进战高原  团结拼搏续辉煌

——西藏华泰龙公司五年发展纪实

《中国黄金报》 2017年9月15日 矿业·观察05版   杨涛、董秀娟、吴安平/文

    甲玛,藏语意为百里挑一的富地。在这里,有一座由中国黄金集团投资兴建的现代化矿山企业——西藏华泰龙矿业开发有限公司。公司2007年入藏开发甲码铜多金属资源,截至2016年底,累计实现销售收入42亿元,利润5.74亿元,上缴税费5.82亿元;公司二期扩建项目正在稳步推进,按照设计达产后日处理能力可达5万吨,年产铜约7万吨,年产值约50亿元,上缴税费约10亿元。公司汇聚了来自全国23个省、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的1200余名高原黄金建设者,遵循“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以“缺氧不缺精神,海拔高境界更高”的华泰龙精神,奋战高原,挑战极限,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建一座矿山、绿一片环境、富一方经济、扶一方百姓、促一方和谐、树一座丰碑”的铮铮誓言。
党建引领雪域高原扎根基
    华泰龙公司党委班子过硬,党支部战斗堡垒坚固,党员模范作用突出,带出了一支特别能团结,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奉献的队伍,他们让鲜红的党旗在世界屋脊高高飘扬。
    筑牢企业的“根”和“魂”。甲玛矿区主要作业区域位于海拔4500至5300米,自然条件恶劣,要在“山上不长草,氧气吃不饱,终年雪不断,四季穿棉袄”的雪域高原扎根建矿,必须要有坚强的领导核心。华泰龙公司党委按照“四个同步、四个对接”原则,重新划分设立八个党支部,试点党委委员兼任支部书记,配备专职干事,设立党建专项经费,细化党建工作规范标准;同时在公司建立党员分片联系制度,每名党员负责支部所属非党员职工的定期谈话、谈心,实现党的群众工作在公司内部的全覆盖,进一步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在民族边疆地区着力筑牢企业的“根”和“魂”。
    筑牢企业的战斗堡垒。华泰龙公司党委采用“支部建在一线、党小组建在作业班组”的模式,党员突击队、党员先锋岗的旗帜在生命禁区高高飘扬,引领一批又一批黄金建设者,克服高寒缺氧、多年冻土、生态脆弱等世界级难题,快速、有序推进勘探、施工和生产。华泰龙公司党委创建的国内海拔最高的企业党支部---5300党支部,凝聚了一批在生命禁区绽放中国黄金精神的央企职工代表。5300党支部地测党小组的雄鹰测量队,队员平均年龄只有24岁,每天负重几十斤,顶风冒雪、风餐露宿,“与日月相伴、与牦牛为伍”,常年奔走在4700-5300米的生命禁区,出色完成地质、基建、工勘的各项测绘任务,他们绘制的1:500大比例尺平面图堪称西藏地区第一图,被授予全国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5300党支部工贸公司党小组,开创了“甲玛模式”,创建了民族地区固边富民、和谐共建的典范,5300党支部被授予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党员先锋模范作表率。在5300党支部精神的鼓舞下,华泰龙公司涌现出许多优秀共产党员,他们以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挑战着生命的极限。宋青林,一位来自接近海平面海拔——辽宁丹东的黄金职工,常年坚守在雪线之上,连续六年出色完成高原第一矿的生产供矿任务,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陈建设是5300党支部所属的勘探部工程师,那场大雪让他至今记忆犹新。连续飘了几天雪花,山路被封,电话不通,后勤物资无法送达。“争取活着下山”,陈建设带领着大家,9个人,5斤土豆、两颗白菜和几斤大米,硬撑了四天。
生产经营稳步推进持续攀升
    十八大以来,华泰龙公司科学谋划了十三五规划目标,以“科技创新、安全环保、精细管理、提质增效、和谐共建”为核心,全力推进矿山生产建设转型升级。
    生产经营指标节节攀升。在公司班子的坚强领导下,公司1300余名员工上下一心,不畏艰难,拼搏进取, 截止2017年上半年,公司累计实现销售收入47.5亿元,利润7.25亿元,上缴税费6.62亿元,连续多年列西藏自治区矿业企业纳税第一名,企业所在地的拉萨市墨竹工卡县也由一个贫困县一跃成为全国率先实现“三大民生工程”的富裕县。
    团结一心攻坚克难。“人心齐,泰山移”,公司各部门紧密配合,选矿一厂厂长闫成贵动情地说:“选矿一厂就像一台大机器,而机器的运转离不开广大技术人员和后勤保障人员的共同参与,质检部为车间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及时把生产指标数据有效地反馈给我们;总调度室积极协调各方力量支持一线生产;供销部及时把车间需要的各种备品配件送货到位;机动部对损耗的电气设备及时进行维修等等……”。 公司二期消缺整改工作在乌山帮扶小组、长春黄金设计院、长春黄金研究院及集团公司各兄弟企业的大力支持帮助下,在公司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截至2017年八月底,共计完成消缺和优化项目80余项,其余项目正按计划组织实施。
安全管理强基固本促生产
    “企业要发展,安全是保障。公司始终将安全生产工作摆在重要位置,视安全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华泰龙公司总经理王平在公司召开的安委会和调度会上反复要求。公司不断夯实安全生产基础,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加强现场安全管理,全面排查安全隐患,以“体系建设、风险管理、过程监控、技术更新”为重点,大力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着力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生产工艺力求本质安全。为实现生产上的本质安全,华泰龙公司不断加大安全投入,健全管理体系,改善安全管理模式;强力推进“机械化减人、自动化换人”工作力度,要求施工队伍按期配齐井下机械作业数量,减少井下作业人员; 结合公司数字化矿山建设,研究应用自动化的采掘凿岩台车、装药车、铲运机、地下运矿卡车、多功能辅助台车等装备与充填自动化系统,实现凿岩、装药、出矿、运搬、充填等生产工艺的机械化、自动化、连续化。
    科技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华泰龙公司用先进的管理方式和更新大型设备来提升安全水平; 在改进采矿方法、提高机械化装备水平方面,坚决淘汰现有采矿方法和落后的内燃采矿运输设备,从掘进到采矿全面推进机械化作业,提高装备水平。
    采用锦丰安全培训模式。华泰龙公司采用锦丰安全培训模式,按岗培训,加大安全培训工作力度,强化岗位安全操作技能。
    强责任细制度严考核。华泰龙公司不断强化安全履职责任,加大安全考核力度,完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加强重大危险源管理,开展作业面安全确认制等多项举措确保了公司的安全生产。
绿色环保再添生机与活力
    西藏被誉为世界上“最后一方净土”,地质环境复杂,生态环境脆弱。甲玛项目启动以来,华泰龙公司始终秉承“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理念,下苦功夫,花大力气保护西藏碧水蓝天。
    生产工艺源头上环保设计。华泰龙公司组建以来,按照“点上开发、面上保护”的思路,全面贯彻“向设计要环保、向科技要环保、向投入要环保”的绿色矿山建设理念。在采矿工艺上,采用露天和地下相结合方式,尽最大可能节约土地资源;在选矿工艺上,实现了回水全部循环使用,选矿设备采用美卓破碎机等国际国内最佳设备;地下运输采用电动设备,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管控一体化的网络管理和先进的自动化水平,均达到世界先进、国内领先水平;尾矿排弃、回水综合利用采用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技术装备,实施尾矿压滤干排式堆存、废水循环利用,创造了“国内有色金属矿山综合回收元素最多、选矿厂循环利用回水率最高等七个行业第一。
    水土保持与绿化美化同步。“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为打造绿色环保甲码,华泰龙公司累计投资8160万元开展了修筑道路、处理污水、移植复垦和绿化美化工程,彻底结束了甲玛矿区多年来“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环境被破坏,起风满天沙”的历史。华泰龙公司切实践行了“建一座矿山、绿一片环境”的庄严承诺。
和谐共建固边富民聚合力
    按照党中央精神,华泰龙公司深入贯彻“依法治藏、富民兴藏、长期建藏、凝聚人心、夯实基础”原则,以实际行动落实“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的重大战略部署,通过产业带动,大力开展精准扶贫,形成了“企业得发展、群众得实惠、地方经济上台阶”的三方共赢局面,在民族边疆地区走出了一条固边富民的和谐之路。
    开创“甲玛模式”给甲玛一台“造血机”。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作为第一个进入西藏进行矿业开发的央企,中国黄金集团秉承建一座矿山、富一方经济的发展理念,通过创新工作让甲玛乡的藏族同胞真切体会到了党和国家对他们的关心。”公司纪委书记方中华如是说道。为了给甲玛乡藏族同胞打造一个致富的造血机,公司投资1900万元,开创“企业+农户”模式,与墨竹工卡县甲玛经济合作社合作,共同成立甲玛工贸公司,全面承担矿山运输、绿化环保、劳务承包等业务。截至目前,累计创收3.2亿元,为甲玛乡群众发放车辆租赁费2亿多元,为甲玛乡群众八次分红1044万元。这种引领当地群众共同致富的产业扶贫模式,被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称为“甲玛模式”,成为西藏地区企业和地方一体发展、和谐共建的典范。
    强基础、惠民生,做最美黄金人。华泰龙公司严格落实“强基础、惠民生”工作部署,认真开展扶贫帮扶。先后派出六批工作队64名队员,赴日喀则江孜县开展驻村工作。截至目前,累计投入1400万元,建设蔬菜大棚、羊毛加工厂、青稞加工作坊等民生项目12个,开办文化素质夜校60余期,驻村工作队受到了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为“最美黄金人”。华泰龙公司被当地群众称赞为“呀咕嘟”(了不起的意思)。
    用工本地化,吸收培养藏族人才。大力推行用工本地化,在解决周边群众就业的同时带动农牧民向产业工人的根本转变。截至目前,华泰龙公司本地用工达364人,人均年收入达6.8万元。先后保送17名藏族青年骨干前往东北大学深造,130名甲玛乡青年赴内地接受职业教育培训,逐步培养了一批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有效推动了西藏自治区人才的转型升级。
    精准扶贫,和谐共建聚合力。华泰龙公司坚持以“脚印留在田野里、身影留在院落里、话语留在心窝里、口碑留在乡村里”的工作要求,深入村组农牧户,了解群众所思所盼,听取意见建议,介绍企业情况,真心实意帮助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在群众和企业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加深了企业与当地群众水乳交融的和谐关系。公司创新开展企业、参建单位、地方乡村基层党组织的“三方共建”工作,互结对子、互补优势、资源共享。几年来,公司累计投入扶贫帮困、改善民生资金近1.4亿元,累计雇佣当地临时工近十万人次,支付劳务费用近1000万元,大大增强了当地群众的获得感,赢得了驻地群众的信赖,形成了企业、员工、群众心心相印、鱼水交融的和谐关系,真正实现了成果共享、边疆共守。
    结束语:十年来,甲玛矿区由乱到治、从矛盾频发到和谐稳定,华泰龙公司为此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和代价。甲玛项目的矿业开发成果得到了西藏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时任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全国同志曾作出重要批示:“中国黄金集团把发展和环保、民生紧密结合,成绩明显,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央要求、西藏实际的发展、环保、民生结合协调推进的好路子”。时任国土资源部徐绍史部长在视察甲玛项目时指出:甲玛项目资源储量大,建设速度快、工艺流程好、自动化水平高,尤其是注重对资源环境的保护,这些都令人感到振奋。


 
相关新闻: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