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金人 2018年3月29日 吴安平/文
如何开发利用青藏高原的矿业资源而不破坏脆弱的高原生态?采取何种模式能使当地少数民族民众共享矿业资源开发的“大蛋糕”,实现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生态环境的“共赢”?带着央企的责任和使命,西藏华泰龙公司在这里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其中,甲玛工贸公司就是一个民族团结、和谐共建的典范。
和谐共建 责任担当
位于拉萨墨竹工卡县的甲玛乡,是吐蕃王朝立国之君松赞干布的故乡。在这片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土地上,受高原自然条件等因素的限制,生活在这里的农牧民有的一度贫困到连酥油茶不够喝。
最近几年,这种情况正悄然发生改变,这一点,选矿二厂的旦巴感受最深,我就是甲玛乡本地人,这几年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得益于矿业公司来了之后带来的翻天覆地变化。
这里所说的矿业公司就是西藏华泰龙矿业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泰龙公司),是中国黄金集团于2007年控股组建的子公司,主要任务是开发和建设位于西藏墨竹工卡县甲玛乡以铜为主的多金属矿项目。
为了探索富民新举措,2009年7月,华泰龙公司出资1900万元,与墨竹工卡县甲玛经济合作社(代表全乡655户3800余名群众)合作,共同成立墨竹工卡县甲玛工贸有限公司,全面承担公司的矿山运输、绿化环保、劳务承包等业务,一个新型的农牧民致富平台就这样形成了。
九次分红 见证成长
甲玛工贸公司自成立以来,在华泰龙公司的大力支持下,给工贸公司创造了很多增加收入的平台。
甲玛乡当地群众自购运输卡车,到目前共有275台个人车辆。为了兼顾群众致富平台和创造和谐稳定矿区,制定出由工贸公司统一指挥,工贸公司和当地个人车辆共同承担华泰龙公司运输任务,工贸公司对个人车辆收取小部分的管理费的管理办法。除了工贸公司职工固定收入外,到目前为止,给个人车辆支取现金2亿多元,大大增加了甲玛乡群众的收入。
2017年,甲玛工贸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720万元,利润588万元,比上一年度有一定幅度增长,用实际行动践行中央企业固边富民的责任和担当,创造了由输血变造血的历史新局面。
同时,甲玛工贸公司已累计为甲玛乡群众九次分红1250余万元,户均超过1.5万元,让世代耕种为生的农牧民群众成为企业股东,甲玛工贸公司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华泰龙公司“企业建设得发展、地方经济上台阶、百姓群众得实惠”的“三方共赢”的目标,也为西藏地区的和谐稳定、社会的长治久安作出了应有贡献。
目前,甲玛工贸公司52名职工全部为当地藏族群众,人均月收入达5000元以上,到目前已发放工资 2000余万元。“依托优势资源、构建利益共同体”的做法,不仅搭建了当地群众致富的平台,更是开创了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政治责任、经济责任和党建责任的新平台,构筑了民族边疆地区固边富民的坚强屏障。
安全生产是一切前提
说起甲玛工贸公司,分管安全和经营工作的副总经理强巴益西很有感触:没有到甲玛工贸公司工作之前,家里的生活条件很艰苦,直到2009年加入甲玛工贸公司,生活条件一天比一天好,在这里工作,更多的是踏实和满足。
2017年,甲玛工贸公司不仅完成全年经营任务目标,更通过内部管控、加强安全管理工作、增加运营效率等各项措施,实现“全年安全年”。甲玛工贸公司不断在安全方面进行强化.
一是深入落实安全责任制,除与全体司机签订安全责任状外,与各队长、班长(安全员)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将每一位司机的安全生产状况与管理人员的考核挂钩;
二是加强对外雇车辆的管理,对外雇车辆的安全生产和奖罚情况纳入工贸公司的统一管理,将相关安全生产和奖罚情况纳入双方签订的合同与安全生产责任状中;
三是加大对车辆安全的检查力度加和违规车辆的处罚力度,制定定期检查制度,根据道路情况制定安全警示标语,在易发生事故路段派专人进行监督,防止出现超速、超载等违规现象;
四是进一步做好全员的安全培训和安全教育,在原有6名安全员的基础上,又新增2名安全员,并且定期邀请华泰龙公司安全生产部和墨竹工卡县交警大队对安全知识及交通法规进行普及教育。
通过甲玛工贸公司全体干部职工的不懈努力,在克服施工环境复杂等因素下,圆满完成华泰龙公司的生产运输任务。正如甲玛工贸公司董事长鲁茸益新所说,甲玛工贸公司不仅是甲玛乡群众致富的平台,更是民族团结的典范,下一步,甲玛工贸公司将在华泰龙公司的正确领导下,充分贯彻自治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求,利用民族地方优势资源,打造特色企业,成为闪耀雪域高原的一朵永不凋零的“团结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