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场秋雨过后,高原的冬季如约而至。在海拔4500米的华泰龙公司选矿二厂,你总会被一些平凡的人所感动,被一些平常的善举所感染。
9月中旬,李海东被鞍山综合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简称:“鞍建”)派遣至华泰龙公司援建,并成为选矿二厂一名维修工。刚到厂子第一天,由于对工作现场还不够熟悉加之疏忽大意,在维修时他不慎从高处滑落,造成右腿粉碎性骨折,当他和他的工友们,正在为人地生疏,无车送诊煎熬时,选矿二厂厂长闫成贵的言行,让他感受到这里的冬季不再寒冷、孤单。
“让钱等人,不能让人等钱。”
“让钱等人,不能让人等钱。”李海东受伤消息传来时,闫成贵正在开会。当听到伤者还没被送往医院,他大怒:“不管什么原因,救人要紧!”
今年五十多岁的李海东,家在辽宁,爱人失业在家多年,儿子还在上大学,家境异常困难。他这次上高原的目的,就是解决家里的困境。
但谁想,刚上班的第一天就摊上这档子事,钱没挣着,还得往外掏钱。李海东越想越郁闷、越纠结。同时,他也深知:在高原即使一个小小的发烧感冒,都会随时要了人命。何况自己是骨折,不仅要做手术,还需很长一段时间住院和康复,这些都需要钱呀!
钱从哪里来?带队领导又不在,工友身上也没有多余的钱,他们即使有,也付不起昂贵的住院和手术费用。
闫成贵在与其交谈中,感受到李海东的顾虑和压力。
“咱们是一家人。”闫成贵安慰:“医院和钱的事,由我来想办法。”他话音刚落,筹钱的人随车一同赶到。
“我们常年在外承揽工程,经常与各类型的公司打交道,也碰到过形形色色的人,唯独闫厂长的善举义行,让我们感受到家的温暖,亲人般的关爱”。鞍建甲玛项目部负责人于金鹏眼眶红润地说。
“三次电话求人办理入院”
设身处地为员工排忧解难是闫成贵一贯的做人做事风格,在他心里,一直把自己定位为一名“打工者”。他常对身边的员工说:“进了二厂的门,就是二厂的人,关心和照顾好每名员工,是公司赋予我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我做人的本分。”
由于牵挂着伤员的病情,李海东走后,闫成贵隔一段时间一个电话,直到病人顺利入院为止。对此,他还是不放心,就在病人入院的第二天,他又专程到医院看望。从主治大夫的选定到手术方案的制定,从钢板的定制到术后的康复,每个细微环节他都一一过问。
在别人的眼中,我只是一个“出苦力的”,与闫厂长素不相识,我有何德何能受到他如此照顾。李海东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病人能得到最佳的治疗,闫成贵先后动用自己的人脉,通过人托人,朋友介绍,多次辗转联系,才让病人入住到西藏医疗条件最好、医术精湛的西藏军区总医院。
看到病人病情稳定,情绪正常,在闲暇之余还与同室病友聊天,闫成贵悬着三天的心才放了下来。
多年来,闫成贵在为员工排忧解难、解除后顾之忧时,总是不遗余力,竭尽全力。他这种发自内心的关心和爱护,起到了成风化雨、润物育人的作用,让员工在感受到浓浓爱意的同时,也给广大员工送上了支撑的信念,传递着爱的光辉。
(二期选矿厂 李文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