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抗击疫情的后藏大地,同样有一群人“黄金人”在默默奉献,他们是华泰龙公司驻村工作队的队员们,在这场与时间赛跑的“战斗”中,他们持续发挥着驻地党小组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驻地巡逻、帮村民挑水、测量体温、入户排查,这些看似简单的工作,他们已经持续了两个多月。
大事难事看担当,危急时刻显本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驻村工作队闻令而动、扛起责任,发扬越是艰险越向前的革命精神,逆行而上,战斗在农村疫情防控第一线,团结配合村“两委”干部做好疫情宣传、防控等工作,用实际行动践行驻村工作队的初心和使命,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
科学设卡 打造村级防护壁垒
面对严峻的防控形势,驻村工作队积极配合当地政府科学设卡,联合村“两委”班子,在道路出入口设置卡点,驻村党小组的党员积极发挥带头作用,公司驻日喀则谢通门县措布西乡夏木村副队长李旭赟,他的父亲春节期间因脑梗塞住院,为了防控疫情,他强忍思念,毅然决然推迟休假,他说,“我是一名党员,在公司需要我的时候,我绝对不能掉链子”
李旭赟每天带头值班,和同事们一道,严格对外来人员、外出人员实行登记制度,无事人员进行劝返,同时坚持对进出过往人员进行体温测量,人车消毒等工作,杜绝源头传播风险,从源头上筑起一道坚强的防护壁垒。
同时,深入到每家每户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叮嘱村民不要走亲访友、外出拜年、成群结队聊天,出门要戴口罩,从外面回家要勤洗手,防止疫情感染。同时,对从湖北返乡的人员进行全面摸排,建立工作台账,并耐心督促他们坚持自觉隔离。
重点监测,严控身边疫情传播
驻村队联合驻地村“两委”班子、村医等基层力量,成立了村级防疫管理小组,严格落实区外返乡人员,区内其他市、县来访人员的居家隔离管控工作,对隔离人员建立一人一档监测台账,密切监测管控人员体温,做好重点区域消毒工作,严格落实“居家隔离期间不得外出”的管控要求,确保疫情防控工作有力有序开展。
为进一步织密疫情防控网,驻村工作队坚持每天进行辖区巡逻,对不听劝导,违规营业的茶馆、饭馆、商店进行劝诫暂停营业,对外出未带口罩人员,采取口头劝离等措施,同时对外地返回人员进行摸排,劝导广大村民不外出、不聚集、不走动,确保各项防控措施压到实处,不留死角。
宣传引导,提高群众思想认知
疫情防控,农村不能成为防护短板。疫情发生以来,驻村工作队每名队员始终将初心写在行动之中,践行者一名华泰龙人的责任和担当。
坚持每日走入村民家中,利用牧民群众听得懂、记得住的语言,引导群众充分认识肺炎疫情所具有的传染性和危害性,帮助群众掌握疫情防护知识,同时利用村级广播站、“一村一群”微信群、村口路头张贴横幅等方式向辖区内群众开展广泛宣传,将防护知识和防控措施向群众讲清楚、讲明白、讲到位,切实增强群众应对疫情的思想意识和行动能力。累计发放宣传资料700余份,悬挂张贴宣传标语、横幅等50余条,确保每一名村民了解疫情的严重性和危害性。
保障物资,确保群众防疫所需
为防止疫情蔓延,减少人员外出,尽可能减少村民与外界的接触,驻村工作队挨家挨户统计村民所需生活物资,并配合当地政府做好群众物资保障协调、采购工作,保障了村民的生活所需。
公司驻日喀则谢通门县措布西乡工作队为驻地群众排忧解难,担负起社会责任,花费1000余元帮助驻地村民购买板蓝根颗粒、牛黄解毒片等预防感冒类药品,由驻村队员发送到每一户群众手中,切实解决了该地村民的需要。
驻墨竹工卡县扎西岗乡工作队为村里发放口罩130余个;发放消毒液7瓶,药品35盒,自费为患病村民熬制中药10余次;公司老党员,驻墨竹工卡县扎西岗乡工作队大队长钟文为扎西岗乡政府购买喷壶10个,供消毒使用;仁青林村工作队队长乔凤玲通过个人的渠道,自费从内地购买500个医用口罩,捐赠给给扎西岗乡政府和仁青林村。驻村工作队的工作得到了县乡两级政府的高度好评。
在这场疫情阻击战中,驻村工作队队员,特别是党员同志,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冲锋在前,逆向而行,表决心、见行动,保持高度的政治站位和大局意识。每到一户村民家里,他们一句简单的问候,一个肯定的眼神,一个暖心的行为,对于广大藏族同胞来说都是极大的鼓励和支持,更是坚定了他们众志成城坚决打赢这场无硝烟战役的信心和决心,在当地引起强烈反响。谢通门县夏木村村民巴桑扎西大叔说:“华泰龙公司‘最美黄金人’的称号当之无愧!”